一、操作人員條件
操作人員必須經專業培訓考試合格,取得操作資格證,持證上崗。 熟悉所使用輥筒機的結構、性能、工作原理及通訊、控制一體化系統的原理和檢查試驗方法,會維護保養帶式機,能正確處理一般性故障。
二、操作過程中注意
1、操作前應檢查各部件的完好情況和緊固情況,確認無問題后,再正式運行。
2、嚴禁人員乘坐帶式機,不準用帶式機運送設備和笨重物料。
3、輸送機的電機及開關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.5%時,必須停止工作。切斷電源,撤出人員處理。
三、設備檢修注意
1、皮帶輸送機運轉時禁止對機頭、機尾滾筒進行清理工作。
2、在檢修機頭卸載滾筒部分時,必須將先切斷所有電源。
3、處理帶跑偏時嚴禁用手、腳及身體其他部位直接接觸帶。
4、在皮帶輸送機上檢修、處理故障或做其他工作時,必須關閉皮帶輸送機的控制開關,掛上警示牌,并按下急停按鈕。
5、經常檢查皮帶輸送機維護記錄,并保持完好。
帶式輸送機有哪些優勢
1、帶式輸送機設備大型化、提高運輸能力。
為了適應高產量、高效率,集約化生產的需要,帶式輸送機的輸送能力加大,長距離、高帶速、大運量、大功率是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,也是高產高效礦井運輸技術的發展方向。在今后的60min內輸送量要提高到3000~4000 t,帶速提高到4~6m/s,輸送長度對于固定式帶式輸送機要達到3000m。對于鋼繩芯強力帶式輸送機需加長至5000m以上,單機驅動功率要求達到1000~1500 kW,輸送帶抗拉強度達到6000 N/mm(鋼繩芯)和2500 N/mm(鋼繩芯)。尤其是煤礦井下順槽可伸縮輸送技術的發展,隨著高產高效工作面的出現及煤炭科技的不斷發展,原有的可伸縮帶式輸送機,無論是主參數,還是運行性能都難以適應高產高效工作面的要求,煤礦現場急需主參數更大、技術更先進、性能更可靠的長距離、大運量、大功率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,以提高我國帶式輸送機技術的設計水平,填補國內空白,接近并趕上國際先進工業國的技術水平。
其包含7個方面的關鍵技術:
⑴帶式輸送機動態分析與監控技術;
⑵軟起動與功率平衡技術;
⑶中間驅動技術;
⑷自動張緊技術;
⑸新型高壽命高速托輥技術;
⑹快速自移機尾技術;
⑺高效儲帶技術。
2、提高元部件性能和可靠性
設備開機率的高與低主要取決于元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。除了進一步完善和提高現有元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,還要不斷地開發研究新的技術和元部件,如高性能可控軟起動技術、動態分析與監控技術、高效貯帶裝置、快速自移機尾、高速托輥等,使帶式輸送機的性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。
3、擴大功能,一機多用化, 拓展運人、運料或雙向運輸等功能,做到一機多用,使其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。